KTV包間越唱越累?對癥下藥很重要!
標簽:
KTV包間越唱越累?對癥下藥很重要!
KTV、酒吧、演藝吧的經營者經常會碰到客人反映唱歌“累”的問題,音響師經過調試后雖然感覺良好,但是客人演唱時還會覺得有“累”的感覺。
其實這其中暗藏了關于調音的各種玄機,小編就分享一下在KTV等娛樂場所避免唱歌“累”的幾大調音思路。
系統還原的音色與本人音色是有差距的
人對自己的聲音是最熟悉的,當面對一套音響,用話筒唱歌的時候,如果音響里發出的聲音和人腦子里自己的聲音印象不同的時候,人就會下意識的改變唱法,去尋找更接近自己聲音的發聲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去模仿自己的聲音。由于不能完全放松地去演唱,嗓子很快就會感覺到疲勞。
然而音響調試人員在調試話筒的時候,是用自己的聲音調試的。他們按照自己的聲音缺陷,有針對性地用調音臺均衡去進行美化處理。
所以這種美化的處理方式,只對調音師自己是有效的,對其他人可能就沒有效果了,因為每個人的聲音特色都不一樣。比如你覺得自己聲音不亮,用提升中高頻的方式處理,可是換到一個聲音很亮的人身上,中高頻就過頭了。如果不重新進行調試,另一個人唱歌時就會刻意壓下自己的聲音,這樣唱歌就累了。
所以,話筒感覺累的根本原因在于整個音響系統的還原性不好,不能把歌唱者自己的聲音還原出來,演唱的時候需要分心去尋找自己的聲音。話筒調音的思路,不是刻意美化自己的聲音,而是還原自己的聲音。
系統瞬態響應不好
所謂瞬態響應,就是平常說的速度感不好或機動性不好,可以簡單理解為“來得猛去得快”。比如你發出一個短促的爆破音“?!?,通過話筒一直到音箱發出聲音,應該也是一個短促的“?!甭?。
但是如果系統瞬態響應不好,這個“?!甭暰蜁憩F得出聲慢、收聲也慢??鋸堃稽c講,短促的爆破音就會被拖長為“布-哦-”,從而失去了短促爆破的特征,導致出現動態失真。
為什么系統瞬態響應不好會令唱歌吃力呢?
其實在唱歌時,對于歌詞的演繹,不同于平時講話。唱歌是需要依靠氣息控制、把握音色、音高、節奏和強弱的。如果系統瞬態響應不好,那么按正常習慣唱歌,感覺的表達就會變得不正確。
比如某段歌詞需要突然迸發,但聽音箱發出的聲音沒有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表達出來,那唱歌的人就會下意識地用增強氣息的方式來演唱;再比如演唱者為了找回丟失的感覺,也會增強氣息把感覺丟失或減弱的細節部分再突出出來,用的氣多了,自然唱歌就累了。
所以,要想獲得唱歌不累的效果,后期的調試僅僅是一種錦上添花的做法,關鍵還是要在于系統配置的時候選對產品。
如果產品有良好的瞬態響應,那到后期調整的時候就能事半功倍。這也是一些品質優良的產品組成的系統中話筒甚至不需要怎么調整就能出來基本滿意的聲音的一個原因。為了更好地滿足商業要求,就需要工程商在前期的設備選擇上多做一些工作,盡可能選擇一些瞬態表現相對較好的產品。既容易滿足客戶要求,也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
音箱自身的相位干擾因素
一般全頻音箱都是由高音和低音單元組合發聲的,由分頻器分頻,但由于分頻器分頻不是一刀切,高低音單元雖然播放不同的頻段,還存在一定的交叉頻率,再加上兩個單元發出聲音到達耳朵的時間差,就會導致交叉頻率部分的聲波出現相位差,這里就出現了因相位干擾導致的失真。
相位干擾的主要表現是在分頻的交叉頻率部分出現部分抵消或增強現象,出現聲音發散或發干、發硬的現象。
由于相位干擾的存在,尤其是集中表現在音箱分頻的交叉頻率部分,如果這段出現抵消或增強的現象,那么這些頻段的聲音就會發散或發干。而演唱者聽到自己的聲音發散不實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加強氣息,讓聲音更結實一些;同樣如果演唱者聽到自己的聲音飆出來了,就會調整氣息,憋著唱。這樣一來,演唱時一會兒憋氣一會兒鼓氣,無法放松,一場歌唱下來不累才怪呢。
如何分辨音箱的相位干擾是否較大,可以采用測量的方式,用一些主觀評價的方法來大致分辨。
方法一:找一首會唱的歌演唱,如果感覺唱歌時氣息流暢,上下貫通,這個音箱就問題不大。
方法二:如果不會唱歌,那就找一首薩克斯獨奏或木吉等樂器獨奏的曲子播放一下,如果聲音散,薩克斯或吉他的聲音不是從一個點出來的,而是感覺從一片出來的,或者聲音偏硬而且樂器尾音不足,有聲音發干的現象,那么這音箱不在可選范圍之內。
話筒靈敏度、音量、人聲音樂比例不當
由于每個演唱者的條件和感覺都不一樣,話筒的靈敏度、返聽音量大小以及返聽人聲和音樂的比例,也是造成演員演唱時感覺“累”的直接原因。
針對戲曲演員演唱時,由于戲曲演員底氣足、嗓門大,話筒的靈敏度可以適當地調低一些;而通俗歌手在話筒靈敏度不變的情況下就會感覺“累”。
所以要根據場所特點和演唱者的特點來調整好話筒的靈敏度。演唱時,演唱者如果聽不到或聽不清伴奏和自己的聲音,也會感到唱得吃力,所以音響師在調試系統的時候,要把返聽的音量大小、音樂和人聲的比例把握好,力爭做到讓演唱者在最輕松的狀態下演唱。
其他原因
前級處理器和話筒(無線話筒的接收機)的OP、電容這些如果用的不好,話筒的人聲會受到很大的抑制。
此外,很多人從沒聽過自己的聲音,人說話時,我們聽到自己在說啥,可是這個聽是透過頭顱內部,骨頭與肉傳導居多,而非嘴巴推動空氣的聲音,這可以從很多人第一次錄音或透過音響聽到自己聲音時,感到陌生做出例證。
所以消費者也可能會被誤導從而做出錯誤的音頻取向選擇 。還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他們喜歡的是擴聲后被極度夸張和扭曲的人聲音色,所以他們頭腦中的擴聲就應該是這樣的。